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航空航天、通航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维修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最终成长为基础理论实、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优、综合素质高的面向生产与管理一线的现代工程师和管理者。
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在五年左右预期达到如下目标:
培养目标1:能够在国防建设和吉林省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出中流砥柱的作用,能够切实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培养目标2:能够系统且全面的掌握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专业的工具软件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3:能够在航空、航天、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领域承担一定的技术攻关能力,具备独立承担基本工程项目的能力和素质,且具备技术管理工作者所应有的团队合作能力及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目标4: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职业素养,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传统美德、恪守职业道德;
培养目标5:具备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跨部门沟通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能在所从事的岗位上成长成为青年技术骨干或青年管理骨干。
二、毕业要求
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能力):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与飞行器控制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将数学作为语言工具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指标点1.2:具有专业领域需要的数据分析能力,能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求解;
指标点1.3: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专业工程问题;
指标点1.4:能够利用系统思维的能力,将控制类、电子信息类等相关工程知识用于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并体现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第一性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相关知识识别和判断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指标点2.2:能基于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2.3: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2.4:能运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工程活动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和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体现创新性,并从健康与安全、全生命周期成本与净零碳要求、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等角度考虑可行性。
指标点3.1:掌握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指标点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飞行器控制与信息系统单元(部件)的设计;
指标点3.3:能够进行系统或工艺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指标点3.4:在设计中能够考虑公共健康与安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法律与伦理,以及社会与文化等制约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4.2:能够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指标点4.3: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指标点4.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了解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指标点5.3:能够针对具体的工程问题对象,通过组合、选配、改进、二次开发等方式创造性地使用现代工具进行模拟和预测,满足特定需求,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工程实践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1:了解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指标点6.2:能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3:了解国家和社会环境现状,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涵;
指标点6.4:能够站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本专业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毕业要求7.伦理和职业规范:有工程报国、工程为民的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应用工程伦理,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责任。
指标点7.1: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指标点7.2:恪守工程伦理、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尊重相关国家和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
指标点7.3: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履行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社会责任,理解和包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毕业要求8.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8.1:能够在多学科、多元化、多形式(面对面、远程互动)的团队中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地、包容性地沟通与合作,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指标点8.2: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承担任务,合作开展工作,完成工程实践任务;
指标点8.3: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9.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指标点9.1:能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指标点9.2: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指标点9.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0.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0.1: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指标点10.2:了解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品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指标点10.3: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1.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理解广泛的技术变革对工程和社会的影响,适应新技术变革,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指标点11.1:能在最广泛的技术变革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指标点11.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指标点11.3:能接受和应对新技术、新事物和新问题带来的挑战。
三、主干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核心课程
飞机结构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飞机电子电气系统、航电设备故障检测与诊断、机载导航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等。
五、实践环节
(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ATIA绘图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航空模型理论与制作、电工实习、工程训练Ⅱ**、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飞机维修基本技能训练、飞机应用电路课程设计、无人机综合训练、飞行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创新创业综合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二)主要专业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机载导航系统实验、飞行仿真实验。
六、专业方向与特色
(一)专业方向:
1.飞行器电子电气系统故障检测、诊断与维护;
2.飞行器测控技术及应用。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融合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知识,在教学中强化能力导向,注重理论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实用与持续发展相统一,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和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本专业在办学过程中立足于应用型本科这一定位,兼顾学生就业和升学等实际需求,既注重培养学生在飞行器电子电气系统维护维修方面的基本技能,也注重学生在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飞行器测控技术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中航工业、民用航空公司、通用航空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从事技术研究、工程应用及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也可在无人机及相关企业从事控制与信息系统软硬件的设计、生产、测试、维护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可在本专业相关领域进一步升学深造。
七、毕业合格标准
(一)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本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通过考核,取得170学分。
(二)德智体美劳达到毕业标准。
八、修业年限
四至六年
九、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十、教学计划及进程表(附后)
十一、教学周数分配表
| 学年 | 学期 | 总周数 | 假期周数 | 教学周数 | |||||||
| 合计 | 军训及入学教育 | 理论 教学 | 实践 教学 | 考试 | 毕业教育 | 备注 | |||||
| 一 | 1 | 26 | 寒假 | 6 | 20 | 3 | 15 | 0 | 2 | ||
| 2 | 26 | 暑假 | 6 | 20 | 18 | 0 | 2 | ||||
| 二 | 3 | 26 | 寒假 | 6 | 20 | 14 | 4 | 2 | |||
| 4 | 26 | 暑假 | 6 | 20 | 16 | 2 | 2 | ||||
| 三 | 5 | 26 | 寒假 | 6 | 20 | 14 | 4 | 2 | |||
| 6 | 26 | 暑假 | 6 | 20 | 16 | 2 | 2 | ||||
| 四 | 7 | 26 | 寒假 | 6 | 20 | 12 | 6 | 2 | |||
| 8 | 16 | -- | -- | 16 | 0 | 16 | 0 | 1 | 实践环节与毕业教育同步进行 | ||
| 合计 | 198 | 42 | 156 | 3 | 105 | 34 | 14 | 1 | |||
十二、第二课堂活动项目表
| 序号 | 项目 类别 | 学分 | 项目名称 | 牵头落实单位 | |
| 1 | 综合教育项目 | 1 | 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毕业教育、其他教育活动 | 学工部 | |
| 2 | 思想 成长 | 3 | 学生入党、入团情况,学生参加党校、团校培训经历,学生参加思想引领类活动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 团委 | |
| 3 | 实践 实习 | 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业实习、岗位见习及其它实践活动的经历,参加与港澳台及国内、国际交流访学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 团委 | ||
| 4 | 志愿 公益 | 参与“西部计划”及扶贫开发、关爱农民工子女、青少年学习成长、助残、社区发展、助老、文化志愿服务专项、环境保护、应急救援、大型赛事、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 团委 | ||
| 5 | 创新 创业 | 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的经历及获得的相关荣誉,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学术专著、取得的技术专利等 | 团委 | ||
| 6 | 文体 活动 | 与各级各类文艺、体育、人文素养等校园文化活动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 团委 | ||
| 7 | 工作 履历 | 主要记载在党团学组织的工作任职履历、在校外的社会工作履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 |||
| 8 | 技能 特长 | 主要记载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 团委 | ||
| 第二课堂 活动学分 | 4 | ||||
十三、各环节学分学时统计表
表1:课程模块学分学时统计表
| 课程模块 | 学分 | 学分占比(%) | 学时 | 学时占比(%) | 备注 | |
| 通识教育课程 |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 33.5 | 19.71 | 588 | 19.78 | |
|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 26.5 | 15.59 | 424 | 14.27 | ||
| 学科基础课程 | 工程基础类课程 | 15 | 8.82 | 240 | 8.08 | |
| 专业基础类课程 | 19 | 11.18 | 304 | 10.23 |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13 | 7.65 | 208 | 7.00 | |
| 专业选修课程 | 4 | 2.35 | 64 | 2.15 | ||
| 实践教育课程 | 基础实践类课程 | 9.5 | 5.59 | 260 | 8.75 | |
|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类课程 | 37.5 | 22.06 | 732 | 24.63 | ||
| 素质拓展教育课程 | 12 | 7.06 | 152 | 5.11 | ||
| 合计 | 170 | 100 | 2972 | 100 | ||
表2:理论教学学分学时分配表
| 课程类型 | 学分 | 学分占比(%) | 学时 | 学时占比(%) | 备注 | ||
| 理论 教学 | 课程属性 | 必修 | 105 | 89.74 | 1716 | 89.94 | |
| 选修 | 12 | 10.26 | 192 | 10.06 | |||
| 合计 | 117 | 100 | 1908 | 100 | |||
| 考核方式 | 考试 | 82.5 | 70.51 | 1304 | 68.34 | ||
| 考查 | 34.5 | 29.49 | 604 | 31.66 | |||
| 合计 | 117 | 100 | 1908 | 100 | |||
十四、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
|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 毕业要求1 | √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十五、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
| 序号 | 课程名称 |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 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H | ||||||||||
| 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
| 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
| 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
| 6 | “学习筑梦”思想政治理论 | M | ||||||||||
| 7 | 形势与政策 | M | ||||||||||
| 8 | 大学外语 | H | ||||||||||
| 9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M | ||||||||||
| 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 L | ||||||||||
| 11 | 军事理论 | M | ||||||||||
| 12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L | M | |||||||||
| 13 | 高等数学 I | H | H | |||||||||
| 14 | 线性代数I | H | M | |||||||||
| 15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 | M | M | |||||||||
| 16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M | M | |||||||||
| 17 | 数学建模与实验 | M | M | |||||||||
| 18 | 大学物理I | M | M | |||||||||
| 19 | 大学计算机 | M | M | M | ||||||||
| 20 | 工程制图IV | M | M | |||||||||
| 21 | C语言程序设计 | M | M | |||||||||
| 22 | 电路原理 | H | H | |||||||||
| 23 | 模拟电子技术 | H | H | |||||||||
| 24 | 数字电子技术 | H | H | |||||||||
| 25 | 航空概论 | M | M | L | ||||||||
| 26 | 信号与系统 | H | H | M | ||||||||
| 27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M | M | H | H | |||||||
| 28 | 自动控制原理* | H | H | M | M | L | ||||||
| 29 | 通信原理 | M | M | |||||||||
| 30 | MATLAB软件应用 | M | H | M | M | H | ||||||
| 31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H | M | |||||||||
| 32 | 专业外语阅读 | M | H | H | ||||||||
| 33 | 高频电子线路 | M | M | |||||||||
| 34 | 人工智能及应用 | M | M | H | ||||||||
| 35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 M | M | |||||||||
| 36 | 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 | M | L | |||||||||
| 37 | 飞机结构与系统* | M | M | L | ||||||||
| 38 | 飞机电子电气系统* | H | M | M | ||||||||
| 39 | 航电设备故障检测与诊断* | M | M | H | ||||||||
| 40 | 机载导航系统 | M | M | H | ||||||||
| 41 | 飞行控制系统* | H | M | H | ||||||||
| 42 | QT可视化程序设计 | H | M | M | ||||||||
| 43 | 飞机通信系统 | M | M | H | ||||||||
| 44 | 现代航空仪表系统 | M | M | L | ||||||||
| 45 | 无人机设计与开发 | H | M | |||||||||
| 46 | 数字图像处理 | H | H | |||||||||
| 47 | 地面站开发技术 | H | M | M | ||||||||
| 48 | 航空机载设备与维修 | M | M | |||||||||
| 49 |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 | L | L | M | M | |||||||
| 50 | 军事技能 | M | ||||||||||
| 51 |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M | M | |||||||||
| 52 | 大学体育 | M | ||||||||||
| 53 |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 M | ||||||||||
| 54 | 大学物理实验I | M | ||||||||||
| 55 | CATIA绘图实践 | M | M | H | ||||||||
| 56 | 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 | M | ||||||||||
| 57 | 航空模型理论与制作 | M | H | M | ||||||||
| 58 | 电工实习 | M | H | |||||||||
| 59 | 工程训练Ⅱ** | H | M | H | ||||||||
| 60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 H | H | |||||||||
| 61 |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 H | H | |||||||||
| 62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 H | M | H | H | |||||||
| 63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 H | H | M | H | |||||||
| 64 | 飞机维修基本技能训练* | H | M | M | ||||||||
| 65 | 通信原理实验 | M | M | |||||||||
| 66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 | M | M | |||||||||
| 67 | 机载导航系统实验 | M | M | H | L | |||||||
| 68 | 飞行仿真实验* | M | H | H | L | |||||||
| 69 | 飞机应用电路课程设计* | M | M | M | M | |||||||
| 70 | 无人机综合训练* | M | M | M | ||||||||
| 71 | 飞行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 H | M | M | ||||||||
| 72 | 生产实习** | M | M | H | ||||||||
| 73 | 创新创业综合训练 | M | M | M | M | |||||||
| 74 | 毕业设计(论文) | H | H | H | H | M | L | H | H | |||
| 75 | 党史 | M | ||||||||||
| 76 | 新中国史 | M | ||||||||||
| 77 | 改革开放史 | M | L | |||||||||
| 78 | 社会主义发展史 | M | L | |||||||||
| 79 | 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 | M | H | H | ||||||||
| 80 | 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 | L | M | L | ||||||||
| 81 | 第二课堂活动项目** | M | M | M | ||||||||
注:标有H、M、L的课程为支撑某项毕业要求的课程,支撑类型为:H—评价,M—强调,L—覆盖。



 
